欢迎光临南昌市卫生健康促进中心! 今天是
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

精神文明建设专栏

当前位置:首页>>工作动态>>精神文明建设专栏

南昌:因地制宜“三化”处理 打造特有“分类模式”

时间:2021年06月16日 点击:

南昌:因地制宜“三化”处理 打造特有“分类模式”

近年来,南昌市因地制宜、筑牢基础、稳扎稳打,从末端倒逼前端,稳妥有序地大力开展全链条、全过程生活垃圾分类工作,基本实现了垃圾分类减量化、无害化、资源化处理,逐步形成了生活垃圾分类的“南昌模式”。

 

 

生活垃圾分类处理

实现“一零三全”

 

 

2020年8月,南昌市在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模式下实现了生活垃圾处理“一零三全”,即原生生活垃圾“零”填埋、生活垃圾全焚烧、城乡一体全覆盖、垃圾末端处理全面市场化。到今年年底,南昌市生活垃圾分类和利用率将达40%以上。

 

 

引入市场化运作

让专业机构做专业的事

 

 

南昌鼓励各县区因地制宜,以街道为单位,引入第三方专业企业参与垃圾分类收集、运输、处理和管理工作。为解决前端分类投放和收集难的问题,南昌市引进第三方企业,利用科技手段,以智能垃圾屋取代露天垃圾桶,实现“无臭处理”“自动计量”、“远程监控”等功能,同时通过建立“绿色账户”,采取垃圾分类积分兑换礼品等方式,极大地激发了市民群众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。

 

 

 

南昌市探索在全区域实行垃圾分类市场化管理。南昌泉岭焚烧发电厂、麦园焚烧发电厂、餐厨垃圾处理厂等垃圾末端处理设施均采取BOT的模式,两座大件垃圾破碎中心也均采取市场化形式,不仅在分类投入、运输、处理等环节实行市场化,还试行了监督评估市场化,由第三方企业实行第三方专业监督考核。

 

 

积极营造宣传氛围

让市民从“要我分”变“我要分”

 

 

南昌市垃圾分类宣传基本做到了家喻户晓、人人皆知,“垃圾分类、人人动手”的共识已深入人心,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。一方面,宣传形式多样化。采取社区宣传栏、LED电子屏等多种形式,开展垃圾分类宣传。另一方面,宣传场所无盲区。不仅在居民小区开展垃圾分类宣传,还在企业、学校、医院等场所宣传垃圾分类,尤其是编印了《南昌市垃圾分类与减量知识读本》,向南昌全市27万名学生免费发放,每周不少于一个课时的垃圾分类教学课,使垃圾分类宣传进学校、进教材、进课程,做到了垃圾分类宣传全覆盖、无盲区。

 

 

科学规划因地制宜

打造城乡一体分类新模式

 

 

南昌市湾里区实行“全域覆盖、两网融合、三位一体、全程分类”的南昌特色垃圾分类模式。以街道为单位,引进第三方公司,对城区13个社区60个小区和14个村履行环卫一体化服务外包和第三方考核,实现了城乡垃圾分类全面市场化。分类管理方面,通过建设智能垃圾箱和智慧化云平台管理系统,实施定时定点投放,对居民投放习惯进行实时监测,并采取积分兑换的方式,提高居民垃圾分类的积极性。

 

 

 

督查考核方面,实行每周一调度,每月进行考核排名,每季度根据排名兑现一次奖惩。同时,实施了厨余垃圾就地处置利用,取得了良好成效,垃圾分类工作在南昌全市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。

 

 

 

针对山区农村厨余垃圾不方便收集和运输的现状,湾里区因地制宜,尝试农村厨余垃圾就地处理,全区厨余垃圾处理后用于育树育苗,在物尽其用的同时有力地改善了乡村环境面貌。洗药湖管理处地处南昌市湾里区南边山区,全处土地面积33.49平方公里,建设了日处理1吨的厨余垃圾处理站,采用地理式有机垃圾厌氧处理技术,目前,日处理厨余垃圾30吨。厨余垃圾投入后,基本降解为甲烷为主的沼气和沼液,甲烷可作为清洁燃料,沼液则可作为农家有机肥。这种就地处理厨余垃圾的方式,非常适合在农村垃圾分类中推广。